一.个人所得税房贷扣除比例
1.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2018〕41号:第十四条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2.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本办法所称首套住房贷款是指购买住房享受首套住房贷款利率的住房贷款。第十五条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 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 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能变更。
二.quot;房贷利息抵扣个税quot;是怎么算的
1.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
2.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 ,最低一级为3 ,共7级。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用20 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 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三.个人所得税怎么抵扣房贷利息
1.举例隔壁老王的工资为10000元,按工资的80 作为五险一金扣除的基数算,五险一金要抵扣1779元,那么应纳税额为10000-1779=8221元。
他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8221-3500×20 -555=382元。最终的到手工资为:0000-1779-382=7838元。如果实行房贷利息抵扣后,老王的到手工资变为:假如,老王的住房一共贷款了100万元,分30年还清。如果他选择的是等额本息的还款方法,月均还款额约为5300元,其中大约有4000元是利息支出。
四.房贷抵个税怎样做工资
1.个人所得税不可以抵房贷,大家对政策都理解错了。仅仅只是房屋贷款利息作为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的扣除项。暂时只是讨论阶段,并没有正式实施。例如:隔壁老王的工资为10000元,按工资的80 作为五险一金扣除的基数算,五险一金要抵扣1779元,那么应纳税额为10000-1779=8221元。
2.他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8221-3500×20 -555=382元。最终的到手工资为:0000-1779-382=7838元。如果实行房贷利息抵扣后,老王的到手工资变为:假如,老王的住房一共贷款了100万元,分30年还清。如果他选择的是等额本息的还款方法,月均还款额约为5300元,其中大约有4000元是利息支出。按照贷款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抵扣的情况:应纳税所得额=10000-1779五险一金-4000房贷利息-3500=721元最终缴税额=721*3 -0=263元最终的到手工资为:0000-1779-263=81937元。
原本应缴税382元的老王先生,现在只需缴纳263元,少缴税3657元。到手的工资也比以前增加了69 。
五.房贷利息抵扣个税指的是什么
1.就是说住房按揭贷款利息支出可以作为税前抵扣项。假设购房者A在一线城市购买总价250万元的普通住宅,首付50万元,剩余200万商业贷款贷20年,月均还款额将达139274元,其中55940元是利息支出。
2.购房者A的税前月收入是2万元,按照现在的个税政策来算,扣除四金、税基等应纳税24502元,但是如果按揭贷款的利息支出可以在税前抵扣,那么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购房者A的应纳税额为10942元,减少1366元,相当于节省了利息支出的24 。
3.相比于购买普通住宅的购房者,这条政策对于购买高档住宅且工资水平较高的人群减负效果更佳明显。虽然个税改革的具体方案尚未正式落地,但是我们在此不妨来个头脑风暴,看看如果这项政策如果成真,将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吧。
4.可能一:提前还款的人将会减少对于绝大多数贷款在身的人来说,其提前还款无非是想要节省利息支出。但是如果房贷可以抵扣个税,那么相当于给利息打了15 -45 的折扣。购房者如果不提前还款,而是用这笔钱来炒股、买基金,最不济的随便买个“某某宝”理财,收益都比贷款利息高,如此一来,选择提前还款的人便会越来越少。
5.可能二:低首付的人越来越多目前银行普遍规定首套房贷款不低于3成,但是如果购房者手中资金充足,为了减少总的利息,其所付的贷款首付都要高于3成。
6.但是如果新政执行,则即使购房者有能力首付4成甚至更多,恐怕也没有人愿意多付了,更多的人会选择尽可能多贷款来提高自有资金的投资回报率。
7.可能三:买高档住宅的人将会越来越多既然贷款利息可以抵扣个税,则中高收入人群在买房时将会尽可能“就高不就低”,尽量将“福利”用到极致。
8.所以可能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原本打算买中档住宅的人开始向高档住宅市场迈进,而原本购房预算在1000万左右的高收入人群,可能会将目光锁定在更高级的豪宅上。
9.可能四:刺激购房需求从而推高房价看到办房贷还能抵扣个税,将刺激一大批原本购房欲望并不迫切的人出手购房,短期内或使得成交量再度暴涨,于是乎将会出现令已经买房的人感到开心、尚未买房的人感到难过的结果——房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