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情况下会调整贷款利率
1.若是在招商银行办理的贷款,人行调整贷款利率后,银行会按照您在申请贷款时约定的贷款利率调整方式进行调整,目前使用比较多的利率调整方式是“次期调整”和“固定日调整”。
2.“次期调整”方式是当出现新利率时,当期仍按原利率计息,从下一期开始,系统进行利率调整并重新计算分期还款额,即新利率在次期才生效;“固定日调整”方式,于每年1月1日按照当日挂牌利率统一进行调整,1月1日之前的部分,则仍使用老利率计算而1月1日之后的,则执行新利率并重新计算分期还款额。
如果您不清楚您的利率调整方式,您可以拨打95555-2-1-4进入人工查询。电话人工服务时间:8:30-18:00
二.银行房贷利息在什么情况下会下调
贷款利率下调你的房贷就会下调,但是在次年的1月1日起生效
三.利率下调的原因
1.前些年我国经济的告诉发展得益于投资和出口的快速增长,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对外出口将可能会出现下降的局面,投资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国内就会出现生产过剩的局面;许多厂家的产品销售不出去,资金无法回笼,而前期进口的原材料等成本却相对高昂,所以资金会极度紧张。
2.另一方面,生产过剩会使物价下降,消费者于是乎会推迟各类消费计划,手中的货币也会倾向于储蓄、国债等保守型的理财手段。
3.所以一方面企业资金紧张,银行怕企业无法还贷而惜贷包括住房等消费贷款,另一方面,大家又把钱存了银行,加剧了流通中的货币的紧张程度。
4.这就是一般意义上的通货紧缩。所以国家要降低存贷款的利率注意哦,两个都降但原因和针对性有不同的,一方面刺激企业融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鼓励消费,活跃商品流通。
四.银行贷款利率在什么经济背景下会降低
1.实际货币利率有望上浮(一)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取向2004年确定的货币信贷调控目标是,广义货币M2与狭义货币M1的增长在17 左右,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6万亿元左右。
2.但是,一季度货币执行报告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2万亿元,同比增长11 。一季度金融机构实际增加贷款8351亿元,占全年预期目标6万亿元的32 ,同比多增247亿元,显示一季度国民经济部分行业的过热局面,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3.国家近期连续下发了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政策,如在较短时间内进行的三次准备金率的调整,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以及人民日报刊登社论《坚决维护宏观调控政令畅通》,都反映了国家宏观调控的决心。
4.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明确指出,下一阶段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是适度从紧,并将进一步研究动用价格杠杆等货币政策工具组合进行预调和微调,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将赋予金融机构更大的贷款利率定价自主权。
5.由于银行较高的超额准备金水平,导致近期央行的总量调控政策效果一般,不排除国家进一步采用价格调控政策的可能。
6.可以预期,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环境下,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会使资金的供求趋于紧张,存贷款利差必将进一步扩大,上市银行利润会大幅上升。
7.(二)资金流向不均衡,导致局部产业资金短缺本轮经济景气周期,以房地产和汽车的消费、出口的快速增长,进而带动资本生产产业的扩张,石化、钢铁、有色金属、能源、交通、机械等行业都出现了快速扩张,在资本生产行业出现了明显的通胀。
8.但与此对应的是,在最终消费行业,除了房地产和汽车消费明显增长,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回升之外,大多数消费品价格低迷,尤其是家电等大规模生产的消费品行业,依然维持通缩的局面。
9.这些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自身产品价格疲软,行业盈利前景不乐观,阻碍了资金向这些行业流动。(三)央行放开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继2003年央行允许商业银行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金后,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月1日起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10.在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7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上限扩大到贷款基准利率的2倍,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下限保持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
11.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确定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政策性银行贷款及国务院另有规定的贷款利率不上浮。近期各方面的信息表明,央行有进一步提高贷款利率浮动范围的可能。(四)资金供求双方的行为变化过去单一的贷款利率和不良贷款考核到人的政策,使得银行的价值取向单一:只选择最好、最大的没有风险的公司贷款。
12.在原有的体制下,贷款的灰色成本将显性化为贷款成本。在单一贷款利率下,资金的供给话语权掌握在银行手中,企业是被动的被选择对象。那些没有入选而又需要资金的企业,往往通过灰色交易入选贷款对象。在贷款利率放开之后,企业获得了部分的话语权,可以运用价格筹码与银行谈判,那些原先支付灰色成本的企业,有可能将部分灰色成本转变为贷款成本。
13.贷款利率的浮动,可能促使银行的行为取向发生变化:在较高的贷款利率的前提下,考虑以前不愿意贷款的中小型公司或风险较高的公司。
14.利差水平扩大影响大上市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利差收入,平均占到经营收入的三分之二,而利差净收入水平则取决于贷款规模及利差水平,我们认为利差水平扩大对于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将超过贷款规模收缩的影响。
15.(一)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并不会改变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增长根据1992年以来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现价GDP增长率、不变价GDP的比较分析,在过去的5年、6年、7年、8年、9年、10年时间里,M2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差的平均数分别为58 、12 、19 、42 、169 和148 ,在过去的5年、6年、7年、8年、9年、10年时间里,M1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差的平均数分别为62 、15 、68 、38 、95 和08 。
16.根据GDP与货币供应量的历史数据关系,考虑到中央银行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幅度,预计2004年M2的增长率在17 左右,M1的增长率在16 左右。
17.央行今年的调控目标是M2计划增长17 ,相应的贷款平均增幅应与此相当。而上市银行因机制优势,贷款增速应会超过平均水平,在25 左右。信贷规模在高增速背景下的适度下降,对银行的利润增长不会构成明显的影响,大部分上市银行2004年净利润增长率仍可达20 以上。
18.(二)实际利率的下降导致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张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大幅调整的可能性不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将导致国内通胀压力加大,而且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制约了国内存款利率的调整空间,这将会进一步降低国内资金的实际利率。
19.从企业来看,影响其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的实际利率和盈利预期。2003年底,CPI是1 ,预计2004年CPI还会进一步提高,甚至达到4 至5 的水平,实际利率的持续降低,走向负利率时代,必然导致资产定价的提高,进而会促使企业进一步扩大投资规模。
20.(三)贷款利率从3 上升至57 ,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长20 左右存贷款利差为贷款收益率和存款付息率的差额,是用来衡量存贷款业务的盈利能力。
21.在目前实际利率为负的背景下,对银行业绩影响最为敏感的存贷款利差一定会继续扩大,银行业绩增长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基础。
22.2001年以来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息差呈下降趋势,2002年平均息差只有863 。2003年息差与2002年基本差不多,息差水平受到贷款发放的时间差异影响,贷款利息在每个季度末计算。
23.民生银行、深发展息差相对较低。如果贷款利率增加5 ,即0。265 ,息差水平增加25 。根据测算:如果存款利率不变,贷款利率上浮5 ,即贷款利率从3 上升至57 ,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增长20 左右。
24.表一:各银行贷款增长水平股票代码股票简称2002年贷款2003年贷款2004年一季度03年贷款较贷款02年增长率 000001深发展A53732923486262076298330060860。
25.54600000浦发银行1358461742204421540627600015华夏银行798411245122297930518600016民生银行9985249176152880741600036招商银行14930259230173620517表二:贷款利率上升5 对银行业绩的影响深发展A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新增收入196562511671316246394691569839新增营业税金1139129661183392288533015新增费用986825529158371971528427新增利润总额17530345638228216935200。
26.97新增所得税465815147111763799741179336新增净利润17064530491116443225225328961净利润4872031871093966012164357255890。
27.61总股本14631535577507每股收益0。345增长幅度592 147 51 113 175 假设条件:贷款利率增加5 存款利率不变营业税及其附加按8 计算;新增费用按新增收入5 计算新增收入所得税率按2003年各个公司的实际所得税率
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以下哪些因素会导致利率下降
1.资金的供求关系在资金市场上,资金供给超过对资本的需求时,利率便会下跌;如果对资金的需求超过资金的供给,利率就会上升。
2.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和同期的通胀率在一般情况下,社会平均利润率是利息率的最高界限,如果利率达到或超过平均利润率,表示货币所有者通过利息形式拿走了生产经营者借入资本的全部利润,生产经营者无利可图,从而就不会借款。
3.同时,利率的最低界限不能低于同期的通胀率。如果低于同期的通胀率,表明货币所有者贷出的货币没有实际利息收入,从而他就不会把货币作为资本贷出。因此,合理的市场利率总是在预期的通胀率和平均利润率之间随着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波动。经济周期和国家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处于萧条阶段,一国通常采用扩张的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供应的基础货币增加,经济运行中的货币数量增加,流动性效应使名义利率下降,经济扩张,产出和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收入效应对资金需求增大,拉动利率上升;经济增长和人们收入水平上升会使预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在通货膨胀效应作用下,利率可能上升。
4.因此,经济周期和国家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利率水平的高低。金融工具期限的长短金融工具期限的长短对其利率或收益率有重要影响,其他因素不变时,债券的期限越长其利率越高,借贷资金风险的大小利率必然要反映其风险的大小,借贷资金的风险表现为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风险越大,利率也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