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贷款余额总额是什么意思?
1.这个意思就是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为止,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贷款余额总额基本概念:贷款数额是指借款人与放款人签订的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贷款总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是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
2.贷款余额是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存贷比:存贷比是银行的考核指标之一,即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之比不能超过75 ,否则就会违规,并存在很大风险,存款余额与贷款余额之和即为存款总额,存款余额为负债指标,贷款余额为资产指标。
3.存款变化幅度:按单位存款种类分,前三季度本外币单位活期存款和协定存款分别减少1002亿元和736亿元,同比分别少减503亿元和多减930。
4.2亿元;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和结构性存款分别增加1722亿元、697亿元和504亿元,同比分别多增88亿元、560。
5.9月末单位活期存款占全部单位存款余额比重仅为30。3 ,占比较年初下降3个百分点,单位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按币种分,前三季度全市新增人民币个人存款2214亿元,同比多增498亿元;新增外汇个人存款2亿美元,同比多增7亿美元。
6.按个人存款种类分,定期存款和结构性存款分别增加1512亿元和374亿元,同比分别多增453亿元和少增100。
1亿元;活期存款增加361亿元,同比多增172亿元。《小额信贷运作与管理》。北京:国培机构,2010年
二.请问什么是贷款余额?
1.贷款余额指至某一节点日期为止,借款人尚未归还放款人的贷款总额。亦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贷款数额是指借款人与放款人签订的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贷款总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是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
2.短期贷款或长期贷款科目的贷款余额=前期贷款余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融资增加数-借方发生额偿还贷款数。扩展资料:贷款的还款方式:1等额本息还款:即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和采用按月等额还款的一种方式。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多数银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都采用了这种方式。这种方式每月的还款额相同;2等额本金还款:即借款人将贷款额平均分摊到整个还款期内每期月归还,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到本次还款日间的贷款利息的一种还款方式。
3.这种方式每月的还款额逐月减少;3按月付息到期还本:即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日一次性归还贷款本金〔期限一年以下含一年贷款适用〕,贷款按日计息,利息按月归还;4提前偿还部分贷款:即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可以提前偿还部分贷款金额,一般金额为1万或1万的整数倍,偿还后此时贷款银行会出具新的还款计划书,其中还款金额与还款年限是发生变化的,但还款方式是不变的,且新的还款年限不得超过原贷款年限;5提前偿还全部贷款:即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可以提前偿还全部贷款金额,偿还后此时贷款银行会终止借款人的贷款,并办理相应的解除手续;6随借随还:借款后利息是按天计算的,用一天算一天息。
随时都可以一次性结清款项无须违约金。参考资料来源:—贷款余额
三.贷款余额是什么意思
1.是某一时点金融机构存款金额与金融机构贷款金额,其中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非银行信贷机构和保险公司。
2.贷款总额是借款人与贷款机构签订贷款合同时,约定的贷款金额,是固定不变的数额,而贷款余额是尚未偿还的贷款。
3.如果用公式来解释贷款总额与贷款余额的关系,那么贷款余额=贷款总额-已还贷款额。扩展资料:注意事项:在申请贷款额度的时候一定要适度,充分考虑个人及家庭的财务状况、理财习惯,通常月还款额度不要超过家里总收入的50 。
4.要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一旦信用记录出现不良,会直接影响到贷款的可操作性,甚至很可能被银行拒贷。贷款时,要向银行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资料,从一开始就培养良好的诚信意识,切勿提供虚假资料,否则可能被列入银行的黑名单,将被各家银行拒之门外,个人信息变更时要及时通知银行。
5.贷款申请人要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具备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上班族要提供单位工资证明、银行流水等,开公司的或者个体户要提供说明经营状况的资料,提供银行流水、实物资产(如房产)和金融资产(如银行存单、国债)等。
参考资料来源:-贷款余额
四.合计和余额是什么意思
1.财务税务上的合计,指的是相关数据的加总。总计;共计把这一栏数字合计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合计着,指“凑合着,算计着,商量着”的意思。会计学中,某一特定时期某账户中左方金额合计与右方金额合计之差叫做余额。解释:期末余额是指期初余额加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相抵后的差额,也就是在一定时期的期末结出的账户余额。
2.计算公式: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期末余额”的数据来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取得:直接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
3.这些项目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清理、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递延所得税负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库存股、盈余公积等。
4.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应当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根据有关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应收账款”项目,应当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等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借方余额的合计填列减去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应付账款”项目,应当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等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期末贷方余额的合计填列。
5.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应收款”项目,通常应当根据“长期应收款”总账科目余额,减去“未实现融资收益”总账科目余额,再减去所属相关明细科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部分分析计算填列;“长期应付款”项目,应当根据“长期应付款”总账科目余额,减去“未确认融资费用”总账科目余额,再减去所属相关明细科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部分填列。
6.“长期借款”项目,通常应当根据“长期借款”总账科目余额扣除“长期借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部分分析计算填列;“应付债券”项目,应当根据“应付债券”总账科目余额扣除“应付债券”科目所属明细科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部分填列;根据总账科目与其备抵科目抵销后的净额填列。
7.如“存货”项目,应当根据“原材料”、“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周转材料”等科目期末余额,减去“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应当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期末余额,减去“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固定资产”项目,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无形资产”项目,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科目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科目期末余额后的金额填列。
五.什么是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
1.贷款余额是指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资本余额是指资产部分,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存货、其他货币资金等可以随时变现的资产。
2.贷款数额是指借款人与放款人签订的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贷款总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是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
3.贷款余额是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银行资本,指商业银行自身拥有的或能永久支配、使用的资金,是银行从事经营活动必须注入的资金。从所有权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银行资本家投资办银行的自有资本;另一部分是吸收存款的借入资本。借入资本是银行资本的主要部分。从经营借贷资本并以自身资本用作借贷资本看,银行资本属于借贷资本的范围;从经营一种资本主义企业并获得平均利润来看,银行资本又具有职能资本的特点。